美术教育培养了孩子哪些重要能力?
发布时间: 2021-04-15
点击次数:627

美术教育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审美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孩子看到一幅艺术作品时,通过观看、触摸、倾听等多种感官,感受到作品的颜色、气味、质感、形状等多种特质,启发他们自身曾经的经历和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美术教育帮助孩子建立系统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通过亲近自然和社会,感受到“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美感。
创造力培养是少儿美术教育的灵魂。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思想的进步,并且是所有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力教育贯穿于少儿艺术发展之中,美术教师指引儿童尽情发挥,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和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艺术创造丰富着孩子们的想象力,不论是哪个领域,想象力越丰富,就能从不同的方面加强对于事物的了解,对于事物的认知就会越充分,进一步推动新的领域的探索,推动新的知识的生产。
良好的美术教育可以提高少儿的审美水平,这对加强抽象思维是一种刺激。少儿在学习、生活中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活动,也是一种自由、具有自觉创造的活动,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从实质上说这就是一种美的创造。所以,美术教育能够使少儿的形象思维得到提升,这种思维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做了更好的铺垫。学习艺术的过程不仅陶冶情操,在与伙伴进行协助创作时还可以加强合作能力,培养他们完整的人格和价值观。
今天,美术不再仅仅是作为附属的学科存在,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儿童的品性、修养、道德起到规范作用。在学习创作的过程中,是对于孩子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大脑与肢体的协调能力等的综合提升。在学习艺术形象创造的时候,通过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和再创造,同时结合已有的艺术经验,能够很好的锻炼孩子的创造力,拓展了在今后的生活中探索外部世界的可能性。因此美术教育提升的是孩子的综合素养和全面能力。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少儿美育研究中心 作者:郑勤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