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资讯中心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业资讯

专业资讯

如何践行艺术新课标中的新理念

发布时间: 2022-06-27 点击次数:5378
2022年4月21日,《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经教育部颁布,便立即引起广大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极大关注。

关注焦点之一:2022年版艺术课标与2001年版和2011年版的艺术课标,到底有何不同?

2001年版和2011年版艺术课标都将艺术课程作为“一门综合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为一体的课程”,强调各门类艺术之间的融合。而2022年版艺术课标与前两个课标不同,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开设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供学生从中至少选择两项学习。其次,2022年版艺术课标中的课程理念、核心素养、总目标、课程实施等部分,各艺术门类是共同的,而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等各自是独立的。这种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方式,符合我国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同时与世界上一些国家艺术课标的研制理念也相似。

关注焦点之二:2022年版艺术课标提出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核心素养。为了避免核心素养“束之高阁”,那么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到课程的总目标、阶段目标和学习内容之中的?

2022年版艺术课标在研制时,先将每一个核心素养具体化为每一条的总目标,形成艺术课程各艺术门类学习的总目标。如,总目标中的第四条“感受和理解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五条“了解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理解文化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学会尊重、理解和包容”,都是将“文化理解”素养具体化后形成的总目标,并且第四条是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理解;第五条是指对世界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艺术文化方面的理解。在研制完总目标之后,再分别研制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的学段目标。以美术学科第一学段“能感知身边的美,认识美存在于我们周边,初步形成发现、感知、欣赏美的意识”为例,它既与总目标第一条“感知、发现、体验和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提升审美感知能力”相关,同时还与第一学段“欣赏身边的美”学习任务相联系,并通过学习任务中的内容要求,如观赏周边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树木、花草、动物等,感知其形状美、色彩美和肌理美,体会美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之中等,来培养学生审美感知方面的素养。由此可见,艺术课程中的四个核心素养是通过课程总目标、阶段目标和学习内容渗透进整个课标之中的,这为落实核心素养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注焦点之三:2022年版艺术课标还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所谓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课程每个学段学习之后学业成就的表现。那么,学业质量标准如何为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业质量评价提供帮助呢?

学业质量是依据不同学段目标和学习任务的内容要求与学业要求来研制的。2022年版艺术课标音乐与美术学科每个学段都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而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只在8-9年级学段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为了使学业质量标准做到可测、可评,研制的学业质量标准一定要具体,甚至是带有量化的要求。以美术学科第四学段学业质量标准为例,要求学生“知道至少6件我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美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能用美术语言,从作品的内容与创作背景等方面,介绍2~3件反映我国近现代以来追求民族独立解放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美术作品”“能辨析世界美术史上2~3个主要流派(如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等)”,这些学业质量标准都很具体且很明确地让教师和学生知道,如能达到这些要求,就属于是合格的,否则就属于基本合格或不合格。此外,还可以研发一些评价工具。如,评价量规(rubric),可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工具,也可作为学生自评的评价工具。研制评价量规,要先确定评价维度,也称为评价要素或测评指标。目前,世界上对于美术(视觉艺术)学科素养测试的评价,其维度一般按照创造、回应(鉴赏)或表现能力诸方面来划分维度,我们如果采用这样的维度划分方式,就可以将美术学科学业质量标准依据这些维度来归类,在此基础上再区分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水平等级。此外,档案袋评价、视觉笔记,在美术学习中也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是让学生把自己学习过程,或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状况,这种评价方式能帮助学生对自己艺术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完善。视觉笔记,是以书面形式的一种可视化记录。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通过绘画或文字,将自己的创作计划、构思、想法、反思,以及搜集到的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放入视觉笔记之中。因此,这些都是美术学习中很好的评价方式。

关注焦点之四:2022年版艺术课标颁布,是否会对今后我国艺术教育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和各教育行政部门对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艺术课标的颁布恰逢其时。因此,可以预料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艺术教育必然会有很大发展。但是真正要将艺术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最终内化为学生的艺术素养,还需要在艺术教育、教学和评价方法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和改革。为此,殷切期望广大艺术教师努力学习和践行艺术课程标准中的新理念。

来源:美术报
作者:胡知凡(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上海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