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法升为一级学科就能促进书法大发展吗?
关于书法学科的升级问题,见仁见智,媒体上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这里暂且只说其有没有用。有一种观点认为:书法学科升级,将会促进书法大发展,书法艺术将迎来全面复兴的曙光。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回避了书法艺术与实用渐行渐远的事实和越来越走向小众和文化遗产化的趋势,显然是过度乐观了,恐怕不利于书法的健康发展。
查看详细 +
-
李发友:中小学美育课程实施与评价困境
美育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从民国时期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人的美育观点可以看到,他们主张的美育与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有本质的不同,无论是“以美术代宗教”还是“以美育代宗教”,再或者是“趣味、情感教育”,本质上是想依托“美育”的路径,达到改造国民素质、启蒙救国的目的。当下美育形势,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以及国家提出文...
查看详细 +
-
高登科:学校美育课程建设与评价的启示
学校美育建设离不开美育课程建设,不过美育并不是一个学科概念,很难界定专门性的美育课程,美育课程建设面临学科抓手和评价维度的双重困境。目前来看,学校美育课程一般会依托艺术教育课程来切入,中小学大多会选择美术课程为先导。从美术课程到美育课程的进阶思路是怎样的?美育课程的课程框架应该具有哪些维度?美术学科是以视觉形象为基础的...
查看详细 +
-
书法学科拟升级,“大家”有话说
近段时间,我们可以看到在网上有关于书法学科建设的讨论。这缘起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经过新一轮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面向各省市学位委征求意见。相比目前使用的2018年学科专业目录,新版目录中,法医学有了一级学科,目录同时明确了交叉学科的一级学科。新目录与原目录相比...
查看详细 +
-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少儿美术教育是当下素质教育的一个热点,它关系着孩子的成长与未来,关系着人类文化的继承与启新,它关系着万千家庭,因为少儿美术教育的本质与最核心的着眼点是孩子们的快乐学习与成长。
查看详细 +
-
看得见、摸得着的书法美育
进入新时代,美育事业蓬勃发展,书法不仅凝聚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建立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更因其普及性和广泛性,成为美育事业最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查看详细 +
-
如何有效推动书法美育
进入新时代,美育事业蓬勃发展,书法不仅凝聚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建立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更因其普及性和广泛性,成为美育事业最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书法教育,各地也在积极践行书法美育。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亟须解决。如何更有效地推动书法美育,让书法不仅走进...
查看详细 +
-
小学高年级美术学习如何评价
随着当下核心素养理念的兴起,美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担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知识技能基础,具有一定的情感表达意识,然而面临毕业的六年级学生,也同样肩负着学业的压力。对于高段学生而言,美术学业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如果无法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价,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查看详细 +
-
提升社会美育价值引领,践行新时代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以美育引领社会文化繁荣与发展,开创新局面,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家文化发展重要战略。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促进美育高质量发展,乃新时代美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代社会文化...
查看详细 +
-
美术教育中的生活资源
中小学进行的美术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我们对学生所实施的不是美术专业教育,而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
查看详细 +
-
美术考级,不仅是美术问题
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针对全国各个学校落实美育和体育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建议取消中小学生的各种艺术类等级考试”,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冲上热搜榜,话题总揽3.5亿阅读次数,“少儿艺术考级”话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什么该话题会引发这么多关注和讨论?建议的出发点在哪里?...
查看详细 +
-
张莹莹:美术网课如何做到“形散神聚”
美术网课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美术教学的课程,不似传统课堂里老师和学生在相对集中的独立空间中进行教学,它具有形式散、内容散、时间散、空间散和参与者散诸多特点,真正做到网上美术教学既有趣又有用,既教授“有趣”技法又启迪孩子的问题意识,从而完成“有用”的核心素养培育,具有“形散而神聚”的意义,是当前美术网课的重要课题。
查看详细 +
-
正本清源 回归以美育人
儿童的美术活动,基于儿童生命自然生长过程对生活世界的感知,儿童的美术表现行为,是其认识、感悟生活由心而发的自发性表达。儿童感知生活世界的眼睛清澈如水,表达出的形态图式真诚生动,这是儿童情感和生命的律动。
查看详细 +
-
以美育人须把握时代特点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一幕幕恢宏壮观的画面让海内外观众惊艳震撼,洋溢着中国式浪漫,展示着中国特有的文化自信。近年来,当坚定文化自信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自觉追求,审美教育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查看详细 +
-
新美育 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在给中央美院八位老教授回信中提出“做好美育工作”的指示。2020年10月,两办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各地纷纷响应,在贯彻落实指示和文件精神上推出了很多有力举措,取得积极成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
查看详细 +
-
农村中小学美育工作如何落到实处
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美育应该让每一名学生——无论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都成为受益者,都享有根据兴趣自由选择的权利,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获得全面发展。
查看详细 +
-
学校美育如何真正落地
课程是中小学美育实施的基础,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到要“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美育的重视,也表明美育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自从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颁发之后,学校美育正在有序推进,作为基层普通高中学校的管理者,对强化美育,真正让德智体...
查看详细 +